牛人!他居然能讓家長主動報他的早教,甚至搶著預約! 二維碼
1360
沒錯,他還是勞崧益勞師長。每次只要家長拉著師長聊教育,師長都不用介紹產品,家長就會追著問,到底師長身上有什么魄力呢?今天師長告訴你,他怎么做到的。 如何讓家長積極主動上早教其實就是如何解決家長的抗拒點。 人之所以不積極,是因為沒有需求。因此需要尋找需求點甚至創造需求點。 在沒報班前,機構的前期準備很關鍵 一、需求點的找尋 咨詢已經報班的家長,總結歸納出機構所在區域的強需求。從大多數家長都有的需求點切入引導新客戶,從眾心理也會有很大的推動力,家長一般無法抗拒。 二、需求與課程 需求和課程匹配程度不高是客戶遲疑上早教最重要的原因。 每一個課程需要明確知道能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什么,是否符合其需求。同一個課程,從不同需求角度進行介紹,也會有很大的差別,因此介紹課程千萬別想要統一話術,一定要針對性、靈活變通。 三、課程內容 “寶寶太小,等長大點再來上課吧”“孩子都這么大了,還是讓他上幼兒園吧” 其實家長的潛臺詞就是在說:你的課程內容不適合我的小孩,你介紹的東西不是我想要的。 記住:我們的課程在設計上肯定是比較全面的,但是在介紹上的側重點,將直接影響你的轉化。要因人而異,認知類的課程不適合年齡小的寶寶。簡單游戲類無法吸引有空余時間的家長,因為在家也能教。當然,這也側面告訴我們,課程需要有明確的定位,明確的分類,還要足夠豐富,才能對家長有求必應。 四、創造感覺 “這里給我的感覺還挺好的”這也是在調查家長需求時許多家長會講到的話。 家長口中的感覺都包括什么呢? 專業、服務、環境、老師、課程、氛圍。 家長雖然不大會單憑感覺買單,但是“感覺”對他們來說也是總要的影響因素。而他們的感覺在什么時候產生?就在與你們開始接觸的那一刻起,因此,你的機構想給家長怎樣的感覺,就需要從一開始就塑造起來,從形象、談吐、服務、產品方方面面滲透,做好的同時也要展現的好,幫助家長發現你給他創造的感覺。 家長報班后不積極上課。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: 一、報班只為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許多家長報班后帶孩子上過一兩次就不斷請假,其實是因為觀念問題,覺得:別的家長帶孩子參加早教,我也不能落后,不過點到為止,做過就行。 解決方法: 早上課前打消家長這種觀念。幫助家長認知上早教的重要性,不斷進行思想工作,讓家長意識到來早教中心不代表上了早教,而是應該持續學習,引導家長看到孩子自身明顯進步。 制定規矩,不能隨意請假。 二、老師的態度不夠強硬 老師認為自己不夠專業,覺得課程不夠好,不好要求家長,沒有足夠理由說服家長一定要來上課。 解決方法: 機構需要設置高強度、高專業度的培訓,將老師打造成有底氣、有實力的專家形象。 三、課程體系粘性低 課程內容雜,不夠系統,導致家長無法認識到整個課程連貫教學的重要性在哪,因此覺得偶爾不去上也沒關系。 解決方法: 課程設定需要有進階性,讓客戶在學習中不斷成長,進階性課程可增加課與課之間的連貫性,也可以由此增加客戶的粘性。 要想提高不同的家長的上早教積極性,首先前期工作要做好,確保自身得夠硬,其次溝通展現技巧也不能少,自身夠硬,卻表達不出,那也只能暴殄天物了。 希望今天的干貨能幫到你 給你帶來新的思考方向 請繼續關注早極客 更多早教知識等你學~ |